塞外,秋叶黄了胡杨林。一汪温泉的发现,养育了周边的草原,改变了清代的历史。于是,这个地方叫做热河,这里建了一片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叫做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的秋,美的醉人。难怪每逢秋季皇帝都带来着亲贵大臣浩浩荡荡前来“行闱”。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这个你熟悉又陌生的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航拍图
避暑山庄是一个玩乐的地方吗?避暑山庄的建造有重要的政治原因。
说起避暑山庄,可能会想到影视剧里欢乐的场景,唱歌、跳舞、打猎、喝酒,还有热情奔放的蒙古格格邀你骑马兜风。
真的是这样吗?
避暑山庄的修建真相其实有点小无奈。
康熙初年,京城闹痘,与满族政权联系紧密的蒙古贵族不愿意进入北京。在中原与草原间建造一座宫殿群,供满族与蒙古王公联系是最重要的目的。联系少数民族首领、稳固边防,是避暑山庄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避暑山庄“水心榭”秋景
也正因为此,避暑山庄是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政治中心。乾隆在这里接见土尔扈特首领、西藏六世班禅、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
作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具备古典园林的特征。明代园林传世之作《园冶》中说园林是“三分园,七分主人”,园林拥有者对园林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避暑山庄至关重要的政治目的,促成避暑山庄极其特殊的格局。
避暑山庄“烟雨楼”秋景
中华民族大一统,满蒙一体、天下归心的国家政策
此其一也
少数民族团结在中央政权周围的民族政策
此其二也
大清帝国采取积极吸收汉文化、包容各民族文化的文化政策
此其三也
避暑山庄“芝径云堤”秋景
这样宏大的政治格局如何来实现?它们又与避暑山庄的布局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避暑山庄布局与政治有什么关系?天下归心
在场地选择上,这片土地拥有西高东低的地势。
西部是宏伟的山区,东南是风光旖旎的湖区,东北是辽阔茂密的草原。
地形地貌是中国地理形貌的缩影,以万平方米的面积,展望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
避暑山庄移天缩地,荟萃东南西北风景于一园内,可谓是“天下归心”。
值得一提的是,避暑山庄对中国版图的复刻不是完全复制的,而是“循其名而不袭其貌”的做法,非常大方得体。
避暑山庄“金山阁”秋景
在不同的区域,设置着相应风格的建筑。
山庄西北的草原上,扎着蒙古包;山庄东南的湖泊边,坐落着江南风情的小庭院。塞北江南,收于眼底。
在景点布置上,以72组景点,看东南西北多处名胜。
康熙36景、乾隆36景,集中华名胜于一园,萃华夏风光于眼前。
冷枚《热河行宫图》
少数民族团结在
中央政权周围
避暑山庄外寺庙鸟瞰图
在避暑山庄周围的布置上,众星拱月的环绕着汉、藏、蒙、维各民族的寺庙,象征着祖国各族人民团结在政府的周围。无异于象征着清王朝为中心的多民族大帝国。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一个整体,与我国五星红旗的设计思想如出一辙。
外八庙不仅是中国民族艺术建筑的博物馆,也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乾隆就曾经说过:
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
满蒙一体满汉一家
外八庙之普陀宗乘之庙
避暑山庄平原区广袤的草原,可以驰马、野外烧烤,一派塞外风情。在清帝巡行木兰围场之前,送来的御马就在这里试骑:“相其弩骏而调试之”。
这里的蒙古包更是接见草原民族首领和使节的场所。和亲蒙古,是清代的重要民族政策,将蒙古生活习惯引入避暑山庄之中也体现着满蒙一家的政治、文化策略。
在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包容上,多体现于外八庙的修建。而避暑山庄内部,更多的是对于刚刚收复的汉文化的包容。
康熙帝是清代第一位文人皇帝,热爱汉文化,他将自己对汉文化的理解和对国家统治凝结在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的建设中。
避暑山庄为什么叫做“山庄”?避暑山庄其实是一座离宫。也是一个皇家园林。
为什么避暑山庄不叫做“避暑宫”或者“避暑园”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避暑山庄与故宫的区别。
故宫和避暑山庄都有宫廷区,每座殿阁都有题名。
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内景
紫禁城中的题名,主要是一个个体现着政权与统治的称谓。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合谓之交泰。表现的是天大正大
、日月光明之道。
太和殿匾“建极绥猷”,“极”是屋宇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
避暑山庄中的题名,不仅仅是名称,更是对环境给人的感受,更是园林意境的点睛与升华。
避暑山庄的正宫的正殿为澹泊敬诚殿。
“澹泊”二字取自《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诸葛亮《诫子书》说:“非澹泊无一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康熙以此教育子孙,为人做事应“澹泊”、“敬诚”的心态。
另有一亭名“’水流云在”,取自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在紫禁城中,皇帝是一个高高在上帝王。在避暑山庄中,皇帝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因此,避暑山庄不能叫做宫。
避暑山庄“水流云在”秋景
那么,既然它是皇家园林,为什么不叫园呢?
古人给园林取名,是特别用心的。园林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是主人学识的代表。
园林设计讲究一个“宜”。“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命名上更是要“宜”。
“山庄”的取名之“宜”体现在避暑山庄地理环境特殊性的准确把握。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总占地10万平方米。山区位于山庄西北部,面积.5万平方米,是山庄的主要部分。
依山而建的古典园林皆爱以山庄命名。如扬州的寄啸山庄、苏州的环秀山庄,都叫做山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王统治天下,需要有一颗“仁”心。
“万壑松风”院落平面图
避暑山庄怎样体现清帝的文人素养?山庄题名如此重要,内部殿阁、景点的命名,也不可掉以轻心。
避暑山庄的匾额贯通满汉文明,人伦规范、文史哲学、经济政治、儒释道教、自然艺术、农桑渔牧无所不包。是一个满汉融合的“文化符号”,标志着满清政权与中国传统汉文化的高度融合。展示皇帝高超的文人素养。
修建避暑山庄的康熙,命名了“三十六景”,除却政治目的而抱负外,避暑山庄更多体现着是康熙如何以文人的素养和底蕴征服汉地。
澹泊敬诚殿立面图
澹泊敬诚
古人善用匾额提名来抒发理想。司马光的园林名为“独乐园”,意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沧浪”二字更是被常用,苏州有“沧浪亭”,拙政园里有“小沧浪”,在避暑山庄里的“沧浪屿”也有同样的表达——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乾隆皇帝给匾额提名比较风趣,苏州狮子林有亭,乾隆大笔一挥“真有趣”。随行的状元黄熙建议去掉“有”字,名为“真趣亭”,因而得名。
澹泊敬诚殿,取自《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与诸葛亮《诫子书》:
“非澹泊无一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殿阁与紫禁城的相比,非常的朴实,柱子是用楠木做的,并没有涂漆,楠木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建筑间的院落里种着高高的松树,是院落又一有一种寺院般的幽深。再又因为松树很高,而并非寺院般的阴暗而是一种幽深而气势的感觉。
澹泊敬诚殿院落平面图
水流云在
如意湖的北侧有一座规模较大的亭——水流云在亭。它是四出抱厦的做法,非常有气势。它同时连接了周围的几个不同的景色,可以近看烟雨楼,也可以远眺如意湖。连接了山区、平原区与湖区,还包揽了澄湖与如意湖的美景。
提名取自杜甫的——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心态在人生阅历丰富时逐渐放缓,更加追求闲适的生活。
“水流”,“云在”。一动一静,暗喻着万物运动都蕴涵着无穷的哲理。
水流云在立面图
水流云在剖面图
水流云在平面图
香远益清
湖区与平原区的连接之处,有一所叫“香远益清”的院落。
一看这“香远益清”四个字,读过《爱莲说》的人都知道这是赏荷的地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看这名字时,荷花的香气与曼妙之姿似乎真透着牌匾扑面而来。不知者以为这是自己想象力太丰富所致,其实,这正是文学与园林结合的美妙之处。
康熙时建设的香远益清只剩下了一个流杯亭和一座小建筑了,原来的荷花小院还留有遗韵。楼去之后,院中的小小白莲还在顽强的开着。
烟波致爽殿立面图
烟波致爽殿平面图
天宇咸畅
金山阁的最高层,康熙题为“天宇咸畅”,视野阔达,心中无限畅快。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与人相容相合的避暑山庄之中,内心的心旷神怡不仅由于天气的美好,亦来源于四海皆平的天下。
天宇咸畅
提名中赞美自然景物极多,这是和中国古代君子立身的精神需求是分不开的。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何在?”
“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
因此可见,对自然的喜爱与会心的欣赏,是君子行天地,更是帝王御万民的精神要求。
因此,从有了康熙三十六景中的“芝径云堤”、“水芳岩秀”、“云帆月舫”、“芳渚临流”等等。
也有了乾隆三十六景中的“临芳墅”、“水心榭”、“涌翠岩”、“知鱼矶”……
避暑山庄为什么没有江南园林精致?万壑松风剖面图
避暑山庄舒朗大气,江南园林精致细腻。熟悉苏杭扬州园林的人或许会觉得避暑山庄不够精致,缺乏“步移景异”的美妙体验。
是因为避暑山庄不如江南园林吗?
中国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他园林。园林艺术以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为主。
不同的园林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现存于世的园林中,私家园林普遍认为艺术成就高于皇家园林。
然而,私家园林由于土地面积的限制,多采用“以小观大”、“传移模写”的方法,用艺术的手段将广袤天地下的景色“缩仿”到小小一园之中。
因此,《园冶》如是说:“虽有人做,宛自天开”。也引发了人们对园林究竟是“自然”还是“人工”的讨论。
然而,避暑山庄是一个真正的自然。和私家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都不相同,避暑山庄的土地原来就是这样的地貌,没有挖土造山、而是在自然中简单疏浚水道、巧做点缀。
正因为避暑山庄是一个真正结合了地形地貌的天然的园林,是一座自然的园林,所以说它是最富有特色的皇家园林。
万壑松风立面图
今天避暑山庄有哪些价值?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作为中国清代“康乾盛世”的历史文化遗产,广义上来讲是指以避暑山庄为中心,连同与之相关联的诸多寺庙、行宫、木兰围场、汤泉以及远在多伦的汇宗寺等。
历史专家们从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建筑园林、文化遗产等角度,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省文物局研究员杨天在表示,避暑山庄文化是在清代政治、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中国应加强对避暑山庄文化的研究。
专家们建议专门建立“避暑山庄学”。这将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文化遗产来说,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我们期待将来关于避暑山庄的资料和知识越来越多,避暑山庄的明天越来越好。
您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
哪里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转载请注明:http://www.woaihainandao.com/ggfz/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