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究竟有多大?其中是否存在着我们从未见过的文明?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少科幻作品都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幻想,描绘出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
不过各位或许不知道,天文物理学中的宇宙指的是我们人类可观测到的这个时空,它是有限的——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说,目前的可观测宇宙的规模大小约为直径亿光年,这也是目前最受人们认可的宇宙的大小范围。
然而,这终究只是人类使用科学技术所能观测到的最大范围,可观测宇宙并不是宇宙的全部——“宇宙之外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我们任何人都无从得知,即便是科幻作品,也不敢对这一点妄加猜测,因为“完整”的宇宙,实在是过于庞大了。
银河系在整个宇宙中如同沧海一粟,但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想要走出银河系也是痴人说梦——假如屏幕前的你获得了“闪电侠”般的超能力,能以光速进行移动,那么即便不考虑身体强度、寿命、氧气、进食、体力、睡眠等因素,想要横穿整个银河系也需要十几万年的时间。
而如果将银河系和地球放在一起比大小,那就相当于是用地球比一粒尘埃一样。
不过,这还不是宇宙的全貌——宇宙中星系,星体等可看物,只占宇宙的百分之三左右,此外还存在大量其他的暗物质、暗能量等等。
看到这里,我们是否还有余力想象,“宇宙之外”会是什么?我们就连浩瀚宇宙是否存在边界都不敢肯定,又何谈宇宙之外呢?
当然,没有科学不敢想的事情——目前,科学界中存在着三种较为靠谱的猜测,这是众多科学家的想法整合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吧。
第一种猜想:宇宙之外还存在其它宇宙这个观点是现如今受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观点——有很多科学家相信,宇宙是存在着明确的边界的,只不过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太大,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难以观测到。
据说之所以这个猜想在科学界最受认可,是因为目前科学家已通过宇宙微波辐射找到了许多证据,其中包括宇宙被其他宇宙“撞到”的摩擦痕迹。
第二种猜想:宇宙之外是一片“虚无”何为虚无?那就是什么都不存在的虚无空间——根据宇宙大爆炸假说,在发生宇宙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就是一片虚无,那么逻辑上来讲,宇宙之外应该也是没有爆炸前的样子,所以也同样不少人认为,宇宙之外为“虚无”。
第三种猜想:宇宙之外是“高级文明”的实验室最后这种猜测听起来让人有些毛骨悚然,有些人认为,或许我们宇宙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整个宇宙就是高级文明的一个实验室,所以宇宙才会如此的有规律,这种猜测虽然非常可怕,但并非没有可能。
话又说回来,无论“宇宙之外”存在着什么,目前我们都无从得知,因为想要探索宇宙,至少以我们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发展到有些科幻作品中的科技水平,那么还是有希望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不过到了那时,肯定也会有相应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
举个例子,在刘慈欣老师的科幻著作《三体》中,人类就是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幸被“歌者”发现,遭遇了“二向箔”打击,整个银河系都未能幸免于难。
除了外部因素,人类自己的内部争斗也无可避免——像是在笔者最近在玩的一款原创宇宙下的无尽策略手游《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就非常详细地讲述了人类在科技水平飞速提升、走出地球之后,依然避免不了内斗,造成了诸多悲剧的故事。
游戏的背景故事始于“远古地球时代”的末尾,人类在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后,迈出了地球,在太阳系内的生产力得以飞速提升,随后曲率引擎被发明了,人类航行的极限变为了4光年外的比邻星。
之后,科学家们又观测到了彼端是一个数千、甚至数万光年外星系的“空间共振点”,针对空间共振点的保密研究持续了数千年,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研究,而那些稳定的空间共振点,被人们称之为“拉格朗日空间点,并以此建立了可以“星系旅行”的星门。
随着无数星门的建立,串联银河系的巨大交通网“拉格朗日网络”也由此形成,人类文明也由此迈向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然而由于利益分配等问题,各势力之间产生了纷争,最终演变成为了惨烈的宇宙大战——众多星域的太空城市和星球设施损毁严重、甚至荒废,由于星门损毁严重,拉格朗日系统也被迫关闭,部分地区的科技水平倒退,进入了“黑暗时代”
好在此时,人类终于开始反思战争带来的后果,势力代表们纷纷签订了《未央条约》,派出肩负着人类文明复兴重任的开拓者们,前往残破的星门与太空遗迹施行“复苏计划”,玩家正是其中一员,尽情地在银河系中开拓与发展。
可以看出,即便科技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游戏中的人类目前也未能踏出银河系——至于宇宙之外,还是一个等待开拓探索的未知。
各位觉得,宇宙之外究竟是什么?人类是否应该勇敢去探索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aihainandao.com/ggfz/1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