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故宫数字展示一组组长于壮
从孝庄文皇后开始,慈宁宫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后寿辰时,皇帝会在这里带领众人行礼。为庆祝母亲60岁寿辰,乾隆皇帝手持酒杯,身着彩衣,率近支皇戚一同起舞。皇太后去世,棺椁也安置于慈宁宫,皇帝会到这里行祭奠礼。有人称这里是“紫禁城中的寡妇院”。慈宁宫门前那对麒麟,据我了解是故宫唯一的一对。
推荐:养心殿推荐人:故宫资信部副主任苏怡
从雍正皇帝开始,养心殿一直是皇帝的寝宫,先后有八位皇帝居住。经乾隆年间的改造、添建,这里多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读书学习等若干功能。殿里设有皇帝的宝座、佛堂,慈禧、慈安垂帘听政处,供乾隆皇帝读书的三希堂,还有供妃嫔等人临时居住的房间。养心殿现在以宫廷原状陈列。
资信部第三部虚拟现实节目,做的就是养心殿。我印象特别深。大约三年里,我不断去养心殿。有段时间,每间屋子里有什么东西,挂了多少帖,落了多少匾额,我觉得自己都能说得出来。
推荐:雨花阁推荐人:故宫学研究所研究员祝勇
雨花阁是乾隆皇帝修习藏传佛教、礼佛的地方,藏式佛教建筑风格明显,是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大一处。乾隆皇帝改建时,为制作阁楼上的龙和塔,耗费了近一千斤铜。雨花阁是中国目前现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梵华楼体现格鲁派显密双修的修持特色,其建筑、陈设的形式,是清宫廷佛堂的重要模式,被称为“六品佛楼”。
雨花阁很高,站在保和殿的台基上,就能看见它的顶端,有四条大飞龙,几乎是故宫的最高点。雨花阁楼梯特别窄,人走一下就可能塌陷,很脆。清朝帝后都不信藏传佛教,但跟其中的黄教(注:即格鲁派的俗称)关系密切。
推荐:咸若馆推荐人:文保科技部屈峰
咸若馆是慈宁宫花园的主体建筑,在寿康宫对面,是清代太后、太妃礼佛的场所。馆内装饰别致,藏有乾隆皇帝御书“寿国香台”匾,及龛、案、佛像、法器、供物等物品。
院子结构特别好看,中间有个悬空的亭子,过去应该是放水养鱼的。乾隆帝在这里给太后建了佛堂和佛塔。院里有银杏树、松树,很漂亮。都说御花园好,我不喜欢。可能我们北方人喜欢开阔,不喜欢南方建筑,咸若馆就好一点。
推荐:延禧宫推荐人:文保科技部屈峰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清两朝是妃嫔居所。道光年间失火,烧剩宫门,一直未重建。宣统元年(年)拟在原址修建三层西洋式建筑——水殿,因国库空虚未建成。年张勋复辟期间,延禧宫北部被直系飞机炸毁。年,这里被改建成故宫博物院文物库房。
延禧宫常年陈列瓷片,底下还有一个汝窑瓷器展。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看不到这么全的各大窑址瓷片。
推荐:黄花梨竖顶柜推荐人:文保科技部屈峰
寿康宫有两个黄花梨大柜子,我在年修过,可能是全国体量最大的。柜子过去是乾隆母亲的,她把自己所有的珍宝都藏在里面。在它们的暗格中,故宫工作人员曾发现上百件珍贵文物。柜子通体都是黄花梨,3.4米高,单柜宽大约1.8米,深1.1米,挺难得。它们直接嵌在仙楼底下,雕工雕得好。龙门虽然很繁复,但一看就是高手雕的,很活。龙的姿态弧线特别通畅,不像有的雕工,感觉断断续续。
推荐:《上阳台帖》推荐人:故宫学研究所研究员祝勇
《上阳台帖》是李白存世的唯一一幅真迹,全世界只有一幅。这幅字不常陈列,在库房里,的确是太漂亮了,感觉特别开阔、潇洒,收放自如。我特别喜欢《上阳台帖》,超过喜欢王羲之的字。
《上阳台帖》为草书,五行,25个字。引首有乾隆皇帝题字,正文右上有宋徽宗题签,后纸有多人的题字和观款,卷前后有多人鉴藏印。流转多人后,此帖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张伯驹献给国家,年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woaihainandao.com/ggdt/2030.html